missing image!

3大部位,路路暢通,身體就健康

14 Sep 2024

檔案: 營養隨筆

保持血管、肺部、腸道這3大器官健康,是身體強壯的基礎。

血管如同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,將血液輸送至全身每個角落;肺承擔著氧氣供輸和二氧化碳排出的關鍵任務,肺部乾淨,免疫力就增強;許多人以為腸道只是排毒器官,但其實腸道也是人體重要的營養消化吸收器官及免疫器官。

我們如何透過調整飲食、睡眠、運動以至情緒,提升這3大部位的健康呢?

1. 飲食
I)血管
高糖、高脂、高鹽是血管的大敵,不僅增加高血壓風險,也容易導致膽固醇沉積,引致動脈粥樣硬化。
要護養血管,應多吃蔬菜水果,多喝水,選擇優質脂肪酸如奧米加三及橄欖油,以助降低血脂,軟化血管,提升血管健康狀態。

有「血管清道夫」之稱的卵磷脂當然也必不可少。卵磷脂可以乳化和分解油脂,減少脂肪在血管內壁滯留的時間,防止血管堵塞。

大豆和雞蛋都富含卵磷脂,惟卵磷脂易被氧化,加熱會影響其穩定性。建議可選用添加維他命E的卵磷脂補充品,保護卵磷脂不被氧化,鎖住卵磷脂活性,有助預防並改善動脈硬化。

II)肺
缺水容易引發肺部細菌感染。每天喝水至少2.4公升,小量多次地喝,保證肺部和呼吸道潤滑。還可以多吃潤肺的食物,如梨、蓮子、百合。

III)腸
壓力大、飲食不當、年齡增長等因素都會令腸道益菌減少,害菌增多。除了便秘和腹瀉外,研究發現肥胖、糖尿病、癌症等50多種疾病都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。

益生菌有助維護腸道菌群平衡,促進腸道蠕動,排出體內垃圾和氣體。建議選購益生菌時,應確保含有多種獲證實功效的菌株,並添加菊粉等益生元成分,確保益菌的活性,能夠長效發揮保護腸胃的作用。

膳食纖維也是益生元,可在腸道進行發酵,除掉腸內的垃圾,有助維護腸道微生態和腸道健康。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議成人每天膳食纖維的攝入量為25克至30克,而中國成人實際攝入量平均值僅為每日10.9克。建議選擇天然成分的膳食纖維補充劑,補足飲食缺口,增強人體排毒能力。

2. 睡眠
I)血管
長期熬夜會增加心血管壓力,導致血壓上升,心跳加快;若加上情緒焦慮,更可能誘發腦中風。

II)腸
睡眠是身體排毒的最佳時期;經常熬夜,會改變腸道菌群平衡,毒素無法正常排出,導致上火、便秘等,也會導致身體代謝功能障礙,誘發身材肥胖。

3. 運動
I)血管
久坐不動,或運動不足,可導致血管內大量脂質堆積,阻礙血液循環。簡單的運動如慢跑或急步行,已有助增強血管彈性,幫助清理血管「垃圾」,還有助改善高血壓及高血糖。

II)肺
人體內部的氧氣供給,全部靠肺的氣體交換獲得;長時間運動不足可導致肺活量變差,影響身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。運動有助增加肺活量,促進肺組織收縮與擴張,提高肺部免疫力。

4. 情緒
壓力是萬病之源,尤其腸道是「第二大腦」,受情緒和壓力的影響極大。

保持樂觀積極,減少焦慮,對腸道、肺、血管以至肝等各大器官的健康都至關重要。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