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ssing image!

做個“好心”人

05 Jun 2021

檔案: 營養隨筆
根據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,心臟病是香港疾病第3大殺手,僅次於腫瘤癌症和肺炎😖。心臟是人體的核心供能“設備”,心肌、脈管、瓣膜就像其中的精密零件,一旦某個部位損壞,心臟功能就會部份失靈,甚至威脅全身健康🥺。 那麼身體會如何發出預警訊號,保護心臟這人體發動機呢?💪🏻 1️⃣頸項變粗
美國曾對3,000多名研究對象,發現脖子越粗的人,心血管疾病風險就越大😳。一般情況下,若男性頸圍超過39厘米,女性頸圍超過35厘米,就是脖子較粗。 2️⃣臉部浮腫
若臉形出現腫脹,臉部肌肉組織鬆弛,用手指壓會出現壓痕,或壓痕部位的皮膚彈不起來,可能預示心臟出現問題,應馬上處理。 3️⃣嘴唇發紫
嘴唇發青發紫或唇邊呈現青紫色,可能存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的心臟問題;若滿臉通紅,則很可能是二尖瓣狹窄所致。 4️⃣瞼黃斑瘤
對於中老年人來說,眼部周圍出現黃色小腫塊(一般為米粒或黃豆大小),可能反映體內脂質代謝存在障礙,也是誘發心臟病的重要因素。 5️⃣下巴疼痛
典型的心絞痛始於胸骨後方,患者會感到胸部有壓力,甚至有燒灼、擠壓和緊繃感;同時,臂部、脖頸、肩膀、上腹部、後背或下巴也會感到疼痛或不適。 6️⃣耳垂皺摺
耳垂有許多微血管,當血管硬化或收窄,造成血液供血不足,就容易在耳珠上方1/3處形成內側往外側下垂的刻痕,名為“法蘭克徵兆”(Frank’s sign)。 7️⃣呼吸不暢
爬一段樓梯就氣喘,而過去從來沒有這種現象,應警惕心臟問題。躺下時出現呼吸問題,很可能是心臟瓣膜病的癥狀。 8️⃣大量冒汗
突然間大汗淋漓而沒有明確原因,要高度懷疑是否心臟出了問題。心輸出量的大量減少和交感神經的過度活躍,會造成心臟病發作的出汗癥狀。 💪🏻戒掉壞習慣 做個“好心”人
1️⃣戒煙限酒
吸煙對心臟的損害長期且頑固,煙草中的尼古丁可刺激心臟傳導系統,使心跳加快,增加心臟負荷。研究顯示停止吸煙20分鐘,因吸煙而飆升的血壓和心率即可平緩下來。 飲酒使血管處於擴張和血流加速狀態,心率加快,容易導致心臟病急性發作。 2️⃣少鹽低鈉
鹽份攝取與高血壓息息相關。高血壓導致心臟的負荷加重,增加患上冠心病、高血壓性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。 3️⃣降低血脂
血脂過高會導致脂肪在血管中堆積,容易引致冠心病。要有效降低血脂,可以增加以下營養素的攝入:
🌟鎂:有助降低壞膽固醇,促進血管擴張,改善心肌缺血
🌟優質脂肪酸:包括OMEGA-3及橄欖油
🌟膳食纖維
🌟西醫在心血管疾病的臨床防治的處方中,往往都包含輔酵素Q10,是西方應用最廣泛的心臟保養劑,臨床試驗功效顯著:
❤️心律不正:67%心電圖回復正常,頭昏胸悶獲得改善
❤️心絞痛:發作次數減少,氣短心悸得到改善
❤️心臟衰竭:2/3患者心臟功能明顯改善 4️⃣控制體重
肥胖容易引起內分泌激素分泌異常,導致內臟脂肪更易分解,血脂升高;加上體內各種代謝紊亂,形成惡性循環,影響心臟功能。 健康減重,減肥而不減肌,促進新陳代謝,對做個“好心”人大有幫助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