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ssing image!

身體缺甚麼,嘴巴早知道

06 Aug 2023

檔案: 營養隨筆

人類的味覺系統非常敏銳,身體會通過口味的變化及嘴巴的反應,告訴我們所需的營養和健康狀態。當身體某種營養素不足時,味覺系統就會對相應的味道產生渴望。

甜食控
根據美國芝加哥嗅覺及味覺治療和研究基金會,一個人很想吃甜,反映體內能量不足。甜食主要為人體提供糖份,是補充體能最直接的方式之一;要注意的是,愛吃甜食也可能是胰島素代謝異常的表現。

建議多吃雞蛋、海鮮、瘦肉、豆類等,來補充能量氨基酸。

巧克力控
可能意味體內缺乏維他命B,尤其B6和B12。維他命B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,一旦不足,容易感到疲勞,情緒低落;而巧克力正正可以通過釋放血清素,讓人感到快樂。

建議多吃富含維他命B的食物,例如粗糧、雞蛋、菠菜。

食肉獸
反映體內氨基酸或鐵等礦物質不足。根據統計,香港女士由20至84歲,鐵質攝取量皆不足;男士到了60歲後,鐵攝取量也未達標準。

吃肉可以增加氨基酸及鐵的攝取,但每天無肉不歡,容易引發代謝疾病。

建議可用蘑菇、芝麻等香味食物取代 — 香菇含有多種維他命、多醣等植物化學物,能預防慢性疾病;芝麻富含多種維他命、蛋白質、抗氧化物質。

重口味
生活壓力越大,越疲勞的人,越愛吃鹹。實驗表明,缺鉀、缺鈣、缺鐵都會增加攝取食鹽的渴望。

建議有意識地減少鹽的攝入,用蔥、薑、蒜等天然食材提味。

愛炸物或汽水
想吃油炸食品或想喝碳酸飲料,可能因為體內缺鈣。

建議攝取含鈣較多的食物,例如豆腐、小魚乾、芝麻、綠葉蔬菜。

如何見招拆招?

建議一天至少要吃20種食物,確保營養均衡;若生活繁忙,難以做到,可輔以營養補充品。

多攝取膳食纖維,亦有助提升飽腹感,改善嘴饞。

零食方面,也要懂得選擇,例如堅果相對健康,但若經高溫油炸,營養大部份已流失,且熱量大幅增加;低溫烘焙的堅果雖然價格較高,但營養保留較完整,不會燥熱。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