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ssing image!

「隱性飢餓」災難大爆發

06 Aug 2023

檔案: 營養隨筆

隱性饑餓是因營養失衡,或缺乏某種維他命或礦物質所導致;當中沒明顯癥狀,但可引發災難性的後果 — 約70%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、心腦血管疾病、肥胖以至癌症,都與人體營養素攝取不足或失衡有關。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,全球20億人處於「隱性饑餓」狀態,其中3億為中國人,而香港的情況亦令人擔憂。

香港衛生署的統計顯示,超過95%受訪港人的平均每日蔬果攝取量,未及世衛建議攝取量(5份蔬果)的一半。

除了吃不夠2+3,食物營養貶值也是導致隱性飢餓的另一主因。美國的研究發現,水果的維他命及礦物質含量在過去10年下跌達50%;香港的研究亦指出市民日常食用的蔬果、紅肉及白肉,礦物質含量下降10%-50%。相反含大量糖份及脂肪的加工食品充斥市面,有礙營養攝取。

要縮小飲食中維他命及礦物質等營養素的攝入量差距,進食營養補充品是其中一個選擇。香港保健食品協會的調查推算,每2名港人就有1名有服用保健食品的習慣,當中以補充維他命或礦物質最為普遍,其次為奧米加三脂肪酸。

要數香港人最缺乏的營養素,當為鈣和鐵。

根據香港食物安全中心2014年公佈的全港首個總膳食研究報告,本港成年人的平均鈣攝取量僅430毫克/天;超過97%香港成年市民攝入鈣質的份量,低於世衛就成年人所訂的鈣推薦攝入量1000毫克/天。

鐵方面,香港成年女士的攝取量遠低於建議量,60歲以上男士的鐵攝入量亦不足。

其他普遍缺乏的營養素,還包括鎂、蛋白質及植物營養素(茄紅素、花青素、葉黃素、蒜素等)。

購買保健品時,宜選擇提煉自天然有機食材的營養素,方能為人體有效吸收並運用。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