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ssing image!

夢旅人

14 Sep 2024

檔案: 營養隨筆

做夢是睡眠中的自然現象。研究發現做夢有助大腦整理日間接收的資訊,鞏固記憶,並管理情緒。

每個人都希望做美夢,惟《美國大學健康新聞》(UHN Daily)的調查顯示,8%至29%的成年人每月都會做噩夢。

夢境與疾病息息相關
2022年,全球權威醫學期刊《柳葉刀》的子刊《電子臨床醫學》發表研究,指出經常做噩夢的人在接下來的10年,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的機率是其他人的4倍,且帕金遜發病的風險更高。

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發現,頻繁做噩夢可增加50%的心臟病風險、51%的高血壓風險和132%的心肌梗塞風險。

你有做這8種夢嗎?
研究發現,做夢能感知身體不適,因此噩夢可能是反映身體毛病的「信號燈」,例如:
1)頭部被敲打 — 或腦部腫瘤
2)常聽到奇怪聲響 — 或聽覺中樞病變
3)經常出現窒息 — 或呼吸系統病變
4)洪水泛濫 — 或肝腎系統毛病
5)被猛獸追逐 — 或冠狀動脈供血不足
6)走路不穩 — 或心絞痛、心肌缺血
7)從高處墜落 — 或有隱性心臟病
8)器官被打 — 或相應器官有潛在病變

4大錦囊,助你好眠酣夢

1️⃣ 補充安神助眠的營養素
GABA (γ-氨基丁酸) 有助改善大腦神經機能,可以舒心、舒壓、舒眠。大腦中的GABA隨年齡增長而減少,而全穀類、羽衣甘藍、菠菜的GABA含量較為豐富。
酸棗仁是傳統安神上品,醫聖張仲景的《金匱要略》及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都對酸棗仁治療失眠有明確記載,其提取物中的皂苷有助於提高GABA作用,達到舒緩神經改善睡眠的效果。
若日常飲食攝入很難達到需求,可選擇以酸棗仁提取物和GABA為主要原料的營養補充劑。

此外,蛋白質中的色胺酸,與維他命B、鎂等一同製造血清素;血清素正好有安眠、安定神經的功效。

2️⃣ 睡前數小時內避免咖啡因、巧克力和刺激性食物,以保持血糖及體溫穩定。

3️⃣ 睡前2小時,避免使用手機、電腦等電子產品,因藍光會抑制大腦褪黑激素的分泌,刺激大腦,容易引發噩夢。

4️⃣ 保持臥室整潔安靜,使用有效的空氣清新機,減少致敏源及其他影響睡眠的干擾因素,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。
 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