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ssing image!

緩解痛經4部曲

08 Nov 2023

檔案: 營養隨筆

不少女生視經痛如酷刑,差不多每次來經,下腹部都劇烈絞痛,甚至伴有腰痛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頭暈、乏力等症狀,嚴重時更會面色發白,出冷汗。

痛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。臨床上90%的痛經是原發性痛經 — 子宮內膜在激素作用下周期性剝脫,形成月經;若剝脫的子宮內膜較大,且宮頸口較緊,導致排出困難,就會引起疼痛。10%的痛經是繼發性經痛,即由生殖系統病變引起,例如子宮內膜異位。

要改善痛經,月經期間飲食宜清淡有營,忌食:
1)生冷食品,以免腹腔血管收窄,疼痛加劇
2)辛辣刺激性食物,以免刺激腸胃蠕動和消化道黏膜分泌,引起腹痛、拉肚子
3)咖啡因,刺激子宮收縮,並加速經血排出
4)甜食,增加體內炎症反應,導致經痛加劇
5)加工食品、重調味的食物,以免增加鈉攝取,令水腫更嚴重

另要加強攝取5款營養素:
1)鈣 — 幫助肌肉放鬆,穩定情緒;血鈣不足容易令子宮收縮加劇,引致痛經
2)鎂 — 能夠穩定情緒,減少經期情緒大起大落,還可以幫助放鬆肌肉,減緩子宮痙攣
3)維他命B族 — 緩解子宮肌肉過度收縮,同時參與雌激素代謝,改善激素分泌失調,有效減緩月經期間的各種不適
4)鐵 — 補血,並有助打散血塊
5)奧米加三脂肪酸 — 減少炎症,緩解關節和肌肉疼痛,調節荷爾蒙

除了飲食與營養調理外,多喝熱水有助擴張血管,加快血液流動,對抗子宮平滑肌的收縮,從而減輕疼痛;用熱毛巾熱敷小腹,有助放鬆肌肉,增強盆腔的血液循環,緩解盆腔瘀血症狀,也可減輕疼痛。

最後,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,對緩解痛經也有幫助。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