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ssing image!

飲用牛奶恐增健康風險?

06 Jun 2020

檔案: 營養隨筆
越來越多研究發現,飲用牛奶與多種健康風險具潛在關係,包括: 1. 乳糖不耐症
不少人尤其是中國人未能完全消化牛奶中的乳糖,在飲用牛奶後出現乳糖不耐症狀,例如腹瀉、腹脹和腹痛😖。 2. 致敏原
牛奶中的蛋白質可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,誘發過敏症狀。 3. 暗瘡皮膚
不少牛奶含有激素,刺激胰島素生長因子-1(IGF-1)的產生,從而增加體內雄性荷爾蒙的製造,導致皮脂分泌活躍,因而產生粉刺、暗瘡問題。當中脫脂奶最容易導致粉刺及暗瘡😳,原因可能是去除乳脂的加工過程使牛奶中的激素較易刺激身體細胞。 4.癌症
美國加州洛馬琳達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疾病預防中心的研究團隊追蹤52,795位婦女(平均年齡57.1歲)長達7.9年,分析婦女長期喝牛奶或喝豆漿與罹患乳癌的風險。研究結果於本年2月公佈,發現喝牛奶越多,罹患乳癌的風險越高😱。該研究指出,對於停經後婦女,每天只喝1/4~1/3杯牛奶的,罹患乳癌的風險增加30%;每天喝1杯牛奶的婦女,相關的風險高達50%;至於每天喝2至3杯牛奶的婦女,風險更增加至70~80%。 領導該研究的弗雷澤教授(Gary Fraser)表示:「數據顯示,用豆漿代替乳製品的風險將顯著降低。」👍🏻 下星期的活學營養文章,將與大家探討豆奶及其他植物奶的營養價值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