識得揀,先識得減(下篇)
24 Jul 2021
不少人希望透過拼命做運動,達到減肥效果😼。然而,如上星期《識得揀,先識得減》上篇所言,運動消耗的熱量只佔總熱量約20%,大部份的熱量消耗來自基礎代謝,佔70%!
劇烈運動時,肝臟須處理身體燃燒的燃料。健康不佳的肝臟光是提供能量已吃不消,要是再添負擔,只會讓情況雪上加霜😫,令肝臟一直無法痊癒。許多人瘦不下來,正是因為運動過量。而且持續對肌肉施加壓力,卻沒有足夠時間讓肌肉進行修復,很可能對肌肉造成長期的傷害😖。
輕量運動(步行/微健身操)有助製造幫助身體運行暢順的肝醣,暢通肝臟;同時建立肌肉,讓粒腺體強健,又毌需增加肝臟負擔😀。此外,只要日常生活讓身體多動一點,例如早一個站下車🚶🏻♀️🚶🏻♂️,累積起來也可以產生理想的瘦身效果。
其實我們最需要減的,是內臟脂肪。美國醫學期刊研究指出,蘋果型身材的人內臟脂肪比例較高,而啤梨型身材則是皮下脂肪較高。內臟脂肪過多反映身體有“胰島素阻抗”,而胰島素是調控身體血糖的重要關鍵,如果出現抗性,就可能導致脂肪肝、II型糖尿病,也會增加患上食道癌、胃癌、大腸癌、胰臟癌及肝癌的機率。研究發現假設攝取同樣份量的脂肪,黑人體內增加的內臟脂肪只有一半以下;白人稍多一些;黃種人最高,吃下的脂肪有一半以上都會成為內臟脂肪😱。
減肥尤其減內臟脂肪,不能單靠運動,也必須調整飲食。所以日本著名健身教練森拓郎,也提倡減肥1分靠運動,9分靠飲食呢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