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ssing image!

屁的學問

12 Dec 2024

檔案: 營養隨筆

屁的學問

古今中外屁事多:

清代長篇小說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「嚴貢生......坐在船艙裡,忽然一時頭暈上來,兩眼昏花,口裡作噁心,吐出許多清痰來.......取出一方雲片糕來,約有十多片,一片一片剝著,吃了幾片,將肚子揉著,放了兩個大屁,立刻好了。」

259年後的2008年,適值美國大選,候選人之一的希拉里在電視辯論直播現瑒放了一個響屁,全場頓時寂靜了10秒,奧巴馬也愣住.......

根據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段雲峰博士所著的《曉肚知腸:腸菌的小心思》,屁的成分複雜,毒物不少,當中約有59%氮氣、21%氫氣、9%二氧化碳、7%甲烷、4%氧氣,還有不足1%的其他微量化合物。

屁的成分有多毒?甲烷抑制腸道蠕動,導致便秘;硫化氫抑制肌肉收縮,損傷腸壁,與炎症性腸病和結腸癌都可能相關。這些臭氣的毒性很強,能夠腐蝕腸壁,引起「腸漏」,還可以毒死細胞,引起基因突變,增加患癌風險。

響屁不臭,臭屁不響
這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— 健康人放出來的屁的氣味比較清新,成分是99%無臭氣體,加上1%臭氣,屁量較大,聲音也大。若有消化不良、長期便秘或潰瘍性結腸炎等腸道問題,放出來的屁的臭氣成分就不只1%,且屁量較少,響聲也不大,但頻率會多一些,因畢竟都是毒氣,腸道不願意讓其多停留。

健康人一般每天放屁6至20個,每次約有100毫升,總產氣量可達1.7公升。如果幾乎沒有屁產生,那可較多屁、臭屁要危險得多;若腹部發脹,更可能是直腸有問題,有便秘或痔瘡等。接受過麻醉手術的人都應該知道,從手術室出來後,醫生和護士都會密切關注病者有否放屁,因為麻醉劑可能造成腸麻痹或腸壞死,導致腸道蠕動出現問題,能放屁就反映胃腸道正常,「一聲響屁報平安」。

有甚麼人會特別多屁呢?進食太快甚至狼吞虎嚥,會吞入大量空氣,屁就較別人多。

此外,膳食纖維攝取增加,也會增加放屁的次數。所以喝「清腸飲」的朋友,最初兩、三天屁多了,實屬正常也最好不過的事。清腸降濁氣,人體產生的臭氣不從屁出,就會從嘴巴出來,引起口臭。

一旦有屁意,如果不能優雅地放出來,也不要憋回去。忍住不放的屁會在腸管內積存,時間長了,會跟腸黏膜的血液進行氣體交換,直接進入血液循環,而不經過肝臟代謝,跑到肺和口腔,有損健康。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