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2021年統計,香港近50萬人患有糖尿病;估計至2024年,患者人數將超越62萬人。 患者中,逾95%屬II型糖尿病。病因通常被認為是胰島或胰島素異常,惟臨床證據並不支持此說法。 首先,糖尿病早期尤其是潛伏期,患者的胰島素水平通常偏高,或至少正常,反映胰島素功能正常。後期即使胰島素水平下降,也是由於糖尿病導致全身血管病變,包括胰島內的血管,進而導致胰島素發生進一步病變;而糖尿病人不斷注射胰島素,亦會對胰島功能造成損害。 此外,糖尿患者有蛋白質、脂肪及糖的三大代謝紊亂;這跟胰島素分泌無關,卻與肝功能息息相關。肝功能異常或紊亂,通過糖異生合成糖原的能力下降,以致肝對血糖的回收能力降低,血糖升高。故此,若只服降血糖藥或打胰島素,卻置肝功能紊亂於不顧,表面上糖尿病似乎得到控制,事實上病情卻在惡化。 因此,糖尿病其實是高血糖性肝病,真正的病因不在胰島和胰島素,而在肝臟。只有糾正肝的三大代謝,使之恢復正常,糖尿病才可以根治。 要想糾正三大代謝紊亂,只有飲食與營養調理方可有效做到:一方面,營養使受損的肝細胞通過自身修復能力,迅速回復正常;另方面,營養使肝細胞內各種反應所需的酵素和輔酵素獲得充足供應,肝細胞的功能因而迅速恢復。而且,飲食與營養調理,也可防止榶尿病併發症發生。